探寻中国诗歌里的槟榔印象

导读:在中国,槟榔作为南方风物,早在西晋时已出现在文学作品中。唐代大诗人李白将:刘穆之求食槟榔一事写入诗中,为槟榔的文学意象形成奠定了基础。后世文人进一步将槟榔与人生感...

在中国,槟榔作为南方“风物”,早在西晋时已出现在文学作品中。唐代大诗人李白将:“刘穆之求食槟榔”一事写入诗中,为槟榔的文学意象形成奠定了基础。后世文人进一步将槟榔与人生感怀、乡土亲情、行游记忆相融合,使槟榔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、绘画等艺术形态中的蕴藉愈加丰富。一颗小小的槟榔,因为吃的人地位不同,时代的不同,境遇环境不同,被人们赋予了更深更多元的情感意义。

 

 

诗人常借“槟榔”抒发人生感怀

诗仙李白在《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》诗之二写道:“丹徒布衣者,慷慨未可量。何时黄金盘,一斛荐槟榔?”就是通过“刘穆之金盘槟榔”的典故含蓄地提及自己因功名无着,日日纵酒而遭妻家家族厌薄与奚落的窘境,抒发了自己人生追求与现实束缚的种种不满。

 

“诗仙”李白曾借槟榔抒发人生感悟

 

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《水调歌头?席上为叶仲洽赋》一词中写道:“怨调为谁赋,一斛贮槟榔。”同样借由“刘穆之金盘槟榔”的典故,既赞友人磊落情操,亦伤其失意受挫。而宋代的黄庭坚《几道复觅槟榔》:“蛮烟雨里红千树,逐水排痰肘後方。莫笑忍饥穷县令,烦君一斛寄槟榔。”道尽自己窘迫潦倒的境遇,借“槟榔”来抒发自己的烦忧。

“槟榔”也常是乡土亲情的依托

现代诗人纪弦,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,纪弦在台写作的乡愁诗《眺望》中就以“修长、寂寞”的槟榔树自喻。槟榔树“眺望使人落泪的地平线”,喻指诗人常常眺望故乡的一腔思乡之情。纪弦后又移居北美,在《去国十余年》组诗三首之一《给树》问候台岛的槟榔与蒲葵“别来无恙否?”可见,在纪弦的心目中,槟榔树就成了他抒发乡愁的对象和寄托。

对于湖南伢子来说,湘愁就是一颗桂子油槟榔。轻啖入口,眼前一下闪过了小时候偷偷从父亲衣兜里翻吃槟榔,又或是小伙伴们凑上五分钱去买大人们不吃的“槟榔花”的场景。特别是对于漂泊在外的人,湖南槟榔就代表着最熟悉的“湘”愁味道。

 

 

“槟榔”还是当地风土人情的缩影

除了备受文人雅士所喜爱,“槟榔”也被视为当地风土人情的一种表现,是社交礼仪的缩影。晋代《南方草木状》记载:“交广人凡贵胜族客,必先呈此果。若邂逅不设,用相嫌恨。” 在古代,用槟榔待客是一种尊客礼节,凡是结交贵族宾客,必先呈上槟榔,来表达对贵客的重视和欢迎。

不仅是待客礼仪,在明末时期屈大均所著的《广东新语》里,“槟榔”则有了多重社交含义:“粤人最重槟榔,以为礼果,款客必先擎进,聘妇者施金染绛以充筐实,女子既受槟榔,则终身弗贰。而琼俗嫁娶,尤以槟榔之多寡为辞。”在明末时期的广东,槟榔不仅作为送予贵客的“礼果”,更是才子佳人之间的定情信物。当有多家郎君赠予槟榔作为聘礼时,女方还会根据槟榔的多少,来决定谁才是自己的如意郎君,一旦接受,今后非此不嫁,故形成一种独特的“以槟榔为礼”的婚姻习俗。

 

 

从古至今,从文人墨客到民俗典故,人们将自己的故乡情结、人生感悟浓缩在一颗小小的槟榔干果之中,它代表着我们对友人的尊重、对爱人的忠诚、对亲人的祝福。在这数千年的文化传承里,“槟榔”文化融入一代一代人日常生活中,带着人间的烟火气,成为中华民俗文化的一部分。

(以上图片由作者提供)

沸点资讯网提示:本页面内容及观点仅供传递信息用,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具体行为建议,本网站对所引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。

关键词:
分享:
上一篇:专家:长租公寓适应供需变化与房东协商调价 有利于整体市场更稳定发展 下一篇:片仔癀凝时“小弹簧”精华,凝固跨年美好时光,开启2020幸福引擎

热点文章

发表评论